导语
2025年3月,华莱士因“使用过期食材”“全员假健康证”等丑闻被推上风口浪尖。尽管官方致歉并关停涉事门店,但记者暗访曝光的“换签续命”操作、店长嚣张态度,仍让公众质疑:快餐巨头的食品安全底线究竟在哪?
一、暗访黑幕:过期食材的“复活术”
“移花接木”式造假
记者发现,郑州某门店将过期生菜装入未过期包装袋,过期鸡腿肉更换效期标签后继续使用。店员称:“报废食材太多,老板要求能省就省。”炸油变“毒油”
炸油酸价超标60%,使用三天即呈深褐色并冒烟,却仍用于制作餐品。检测显示,此类油品可能引发腹泻、呕吐等健康风险。
二、管理失控:从食材到证件的全面失守
健康证造假产业链
郑州某店长自曝:“全员健康证都是中介代办,200元包过。”这种系统性造假暴露企业监管形同虚设。道歉背后的“甩锅”逻辑
华莱士声明称“个别门店管理不善”,但天眼查数据显示,其多地子公司近年因食品安全问题被行政处罚,整改承诺屡成空话。
三、行业反思:快餐扩张的代价与出路
万店模式的致命隐患
华莱士全国门店超2万家,但加盟模式下总部对门店管控薄弱。业内人士指出:“为追求开店速度,许多加盟商压缩成本铤而走险。”消费者信任重建难题
黑猫平台近一年106条相关投诉,网友戏称华莱士为“喷射战士套餐”。此次事件后,仅30%受访者表示愿再次消费。
结语
华莱士的道歉信或许能暂时平息舆论,但若不能从供应链、加盟体系、监管机制等层面彻底改革,“换签门”只会是下一个丑闻的序章。正如网友所言:“食品安全不是公关战,而是生死线。”
评论(0)